發(fā)布時間:2018-03-14 17:35:10
“長沙人說今天3度好冷,山東人笑了:我們這零下3度。北京人也笑了:我們這零下13度。黑龍江人聽到哈哈大笑:我們這零下23度。長沙人聽完冷笑一聲:我說的是室內(nèi)……室內(nèi)……”近日,一場大雪夜襲長沙。銀裝素裹之后,星城氣溫驟然降至冰點。幾乎與此同時,一則段子在這個寒冷的季節(jié)迅速火遍了南方各省的貼吧、論壇。南北居民對氣溫理解的差異看似是這則段子的笑點,但笑聲背后,則是由于缺乏有效供暖,身處“冰窖”的南方居民對于室內(nèi)室外同溫處境的無奈。
《下雪了,想去東北避寒嗎?》并非戲謔,網(wǎng)上調查顯示,有超過20%的網(wǎng)友愿意去氣溫更低的北方避寒。甚至“北到哪都不要緊,供暖就行”。但更多的網(wǎng)友依然期望,能夠早日打破“南北差異”,在長沙就能享受到集中供暖的優(yōu)越。
新聞解讀:從集中供暖到“溫暖中國”
郁達夫《沉淪》:“他近來覺得孤冷得可憐?!蔽蚁?,在這個時節(jié)的江南,*能體驗這種心境。武漢政協(xié)委員邱結平近日也說,他看到《非誠勿擾》節(jié)目中一位優(yōu)秀青年*終放棄了女嘉賓。在這位青年看來,女嘉賓很好,武漢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但他受不了冬天的寒冷?!半m然是娛樂節(jié)目,但我一點都不覺娛樂?!币环矫嫠麑@對良緣很惋惜,同時更深感不少優(yōu)秀人才因為武漢的冷而不愿扎根。該委員建議把供暖納入“幸福武漢”范疇。
男女嘉賓勞燕分飛,因為愛巢太冷。這個理由看來似乎有點娛樂,不過對于民生來說卻很嚴肅。近年來,每到冬日,南方集中供暖之爭都要爭得面紅耳赤,相關提案也成為兩會討論焦點,但是爭來爭去,仿佛都是口水戰(zhàn)。
表面上看,這場爭論有點像職業(yè)籃球聯(lián)賽的南北PK,南方明星隊聲稱要享受北方待遇,北方隊則反駁中國能源現(xiàn)狀不允許。深層次地看,其實這是一場“左右互搏”的零和游戲。集中供暖之爭變成了“小家”之爭,而忘記了我們同處于一個“大家”之中,沒有戰(zhàn)略性的供暖綠色革命,這場能源消耗戰(zhàn)沒有贏家。
看看北方冬天的灰霾,再測一測空氣中的PM2.5,有了溫暖卻傷了健康,是你我需要的現(xiàn)代生活么?除去污染不說,其驚人的能耗也是不能承受之重。據(jù)統(tǒng)計,我國城鎮(zhèn)的建筑能耗是氣候條件相近發(fā)達國家的2~3倍,燃煤鍋爐熱效率比國際先進水平低約20%。不僅如此,江億院士說,長江以南目前采暖能耗為每平方米每年6到8度電,折合為兩到三公斤標準煤,而北方集中供熱地區(qū)的采暖能耗達到每平方米每年20公斤標準煤,做得好的也在15公斤左右。在討論南方供暖問題之前,我們首先要討論北方供暖自身的痼疾。不先治病,盲目增加營養(yǎng),也只能吃出個虛胖,百害無一益。
更深一步說,集中供暖問題折射出中國能源困局的結構性問題。北方粗放式的集中供暖無疑付出了巨大的能源和環(huán)境代價,而南方過冬基本靠忍,也不利于拉動內(nèi)需。一邊是能耗高、效率低,另一邊是疲軟的消費。
中央經(jīng)濟工作會議確立了城鎮(zhèn)化作為近年的工作重心。集中供暖問題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如何把“小家”的溫暖問題,上升到“國家”的戰(zhàn)略,而不是復制落后有害的取暖方式,不僅是“幸福中國”的主題,也是“美麗中國”急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從集中供暖到“溫暖中國”還需風雪兼程。
微言大義
@h:明成祖為什么遷都?徽班為什么進京?南方舉子為什么趕考?國民革命軍為什么北伐?國父為什么北上?太祖一個湖南人為什么定都北京?一言以蔽之:暖氣!
@元気の男:話說是年南北交戰(zhàn),兩軍人馬是密密麻麻地對峙在淮河兩岸,但見那雙方軍旗上都依稀寫著幾個金字:那北方的寫到“普天之下,莫不包郵”,那南方的寫著“北方暖氣,寧有種乎!”……
@你連抱歉都說得煽情:人都說武漢是火爐之城,冬天也是極寒之地吖!
@在路上-COLOR:transparent">-Veelin:一直告訴北方人南方比北方冷,可誰都不這么認為。都覺得南方四季如春。
@夏夢桃:供暖吧!才從北方到四川,我的天呀!今天我睡了一天,冷得我莫法起床呀。前些天在蘭州外面冷得我雙腿像置于冰柜中,但回到屋一片暖暖春光,舒服的感動到想哭!
專家:南方人習慣濕冷 突然供暖可能導致身體不適
網(wǎng)上呼吁南方供暖 專家稱不現(xiàn)實
*大爭議在能耗
南方供暖時間短,設備建成后使用率低
又到一年中*冷的時候了,北方早已開始集中供暖,而生活在南方的人們,則要用五花八門的方式解決溫暖的問題。網(wǎng)絡上關于希望南方也采取集中供暖的呼聲很高,呼吁各地重視市民的冬季采暖需求。
正當為南方是否集中供暖仍爭論不休時,一些南方城市已悄然開始了供暖動作,武漢市就是其中的先行者。
早在2005年開始,武漢啟動“冬暖夏涼”工程,并將其納入“十二五”規(guī)劃,其目標是到“十二五”末,集中供熱制冷覆蓋區(qū)域達500平方公里,服務人口160萬人。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合肥、南京、杭州、揚州、南通等南方城市都已實現(xiàn)部分小區(qū)的集中供暖。
“像我們江蘇南通已經(jīng)有很多新小區(qū)開始進行集中供暖了,比如南通市的公務員小區(qū)采用的是污水源熱泵技術進行取暖,而有些高檔新建商住樓也采用地源熱泵集中供暖?!睙o錫市建筑研究院設備總工程師沈和榮告訴記者。
“與北方相比,南方供暖時間短,設備建成后使用率低,將造成設備浪費,增加年運行費用。而且對于南方居民而言,已經(jīng)習慣冬季的濕冷氣候,如果突然增加集中供暖,可能導致居民身體的不適應。 ”沈和榮說。
除了每家每戶的經(jīng)濟賬,南方集中供暖的*大爭議是能耗問題。
我國暖通界權威專家、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江億則認為,目前南方地區(qū)集中供暖的嘗試并沒有進行過嚴格論證。長江以南有采暖需求的城市,居民采暖以電暖器、熱泵空調等為主,目前其采暖能耗為每平方米每年6到8度電,按照發(fā)電能耗折合為兩到三公斤標準煤,而北方集中供熱地區(qū)的采暖能耗達到每平方米每年20公斤標準煤,做得好的也在15公斤標準煤左右。
按近年來有采暖呼聲的武漢、長沙、重慶、南京、上海等長江沿岸城市住宅面積約為40億平方米計算,如果每平方米多五公斤標準煤,總額就將增加2000萬噸,而我國目前城市建筑運行能耗為5億噸標準煤,相當于增加了城市建筑總能耗的4%。
長久以來,南方地區(qū)居民采取的是采暖設備屋里有人則開,無人則關,而且即使采暖設備運行,屋子里的溫度一般也不會像北方集中供暖住宅那樣動輒達到20℃。正因此,南方實現(xiàn)了只是北方地區(qū)六分之一或七分之一的采暖能耗。
別讓南方的孩子繼續(xù)哆嗦了
每年冬天都是“北方孩子得瑟,南方孩子哆嗦”的季節(jié),主要原因就是北方孩子有暖氣,而南方孩子只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之所以出現(xiàn)供暖的“南北差異”,主要就在于解放初制定的秦嶺淮河供暖劃界。但是當時制定這條線是基于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考慮,而非實際需要。沒有暖氣的南方,比北方更冷,甚至連許多北方人都受不了南方的冬天。一旦出現(xiàn)冰雪天氣,南方氣溫降至零度以下就更讓人“傷不起”。這一點,長江以南的武漢、南京、杭州市民恐怕深有體會。2008年冰雪災害時我就體驗過那種比以往更刺骨的冷。
繼續(xù)按照百年前劃定的南北劃界線來決定是否供暖顯然早已不合時宜。事實上,為南方集中供暖的呼聲已有多年,然而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相關提案至今未得到?jīng)Q策層面的認可。反對方的依據(jù)主要是能耗巨大,但是這不能成為繼續(xù)讓南方孩子哆嗦的理由。
如何休止供暖線上的“南北之戰(zhàn)”
又到一年中*冷的時候了,北方早已開始集中供暖,而生活在南方的人們,則要用五花八門的方式解決溫暖的問題。網(wǎng)絡上關于希望南方也采取集中供暖的呼聲很高,呼吁各地重視市民的冬季采暖需求?!岸际悄戏?,湖南和海南能比啊?”這句話引起了很多南方人的共鳴,以一條線來劃分采暖區(qū)域,讓不少生活在秦嶺淮河以南省市的居民認為不公平。(2013年1月3日《時代周報》 )
圍繞著南方地區(qū)是否應該采取集中供暖的爭議,各路專家都也都實際論證了供暖之后的利弊關系。然而,對于這樣一個關乎地方百姓利益的決策,卻無一例外地采取繞開民意訴求,單邊論證的方式進行制定。且不說這樣的做法是否能夠做到完備,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制定什么公共政策,那種罔顧民意、閉門造車政策制定,很難說能夠切實反映出當下民眾的真實想法。
應當說,即使是在我國南方這樣一個被某些專家定義為是溫暖氣候的地區(qū),如果根據(jù)“相對濕度每上升一個百分點體感溫度下降0.2℃”這樣的常識來進行折算,也就是說,南方冬季各月實際體感溫度,平均大多數(shù)比實際溫度低10℃。因此,這樣的數(shù)據(jù)也足以能夠更為真實地反映出南方居民所感受到的寒冷要比北方居民更強烈,可遺憾的是,盡管面臨這樣的現(xiàn)實,一些專家還是動輒拿污染能耗、實施困難等因素來壓制南方地區(qū)的集中供暖方案,即便是這樣的表述不乏現(xiàn)實依據(jù),但他們卻回避了個人供暖所更需要的污染能耗的現(xiàn)實。以南方地區(qū)的貴州省為例,按目前貴陽居民目前冬季用電量估算,集中供暖后每年冬季至少可節(jié)電3億千瓦時以上,市民也可少付30%以上的取暖費。而在如此比對強烈的數(shù)字面前,由一些學者所論證的“南方集體供暖相當于增加了城市建筑總能耗的4%”的數(shù)據(jù),似乎也就顯得非常渺小了。
作為一個在北方上學多年的學生,筆者在感嘆北方集體取暖所帶來的便利之外,也能夠迫切感受到淮河以南地區(qū)冬季所需支付昂貴電費所產(chǎn)生的不利影響,更何況是對于那些沒有供暖設施,而采用煤炭取暖所帶來的安全隱患的低收入群體來說,他們的境遇似乎更為嚴峻。然而,那些參與的論證專家或許并不需要為自己的取暖而擔憂,但他們卻忽視了*起碼的一個常識:即不管公共政策的制定,也都應該*低限度兼顧更多人的利益。
退一步來講,集體供暖的方案,盡管*終還是不適宜大面積在南方地區(qū)復制,但也應當因地制宜出諸如“新型熱泵空調系統(tǒng)”、“火電廠預熱供暖”等其他方案的供暖策略。集中供暖討論多年所遭致的沒有下文,盡管有現(xiàn)實環(huán)境政策的制約,但也不等于說就可以因此擱置、無法可施。所以說,那種片面對集中供暖采取否定或者故意擱置的做法,也都是對民眾利益的罔顧。不可否認,捍衛(wèi)供暖紅線,還是力推南方集中供暖,固然需要嚴格意義上的科學論證,但在對待民眾的利益方面,似乎更應該權衡出一種更為有效地折衷方案。那些所謂的“集中供暖難度大”的論證,*終頁只是一種建立在理論意義的模擬論證,而再多的利弊權衡、糾結弊端,也都不如那種繞開爭議所積極探索的供暖舉措更符合民眾*直接的利益。